新城市志|18个千万人口城市背后,有哪些规律与趋势?

2023-04-13 澎湃新闻

澎湃特约评论员 刘远举

随着七普数据的披露,我国人口超千万的城市榜单出炉。它们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成都、郑州、杭州、武汉、哈尔滨、苏州、临沂、东莞、石家庄、西安、长沙、青岛,共18个。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2014年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只有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才算超大城市。对照此标准,在以上千万人口城市榜单中,目前我国的超大城市,包括重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六个“老牌选手”,加一个“新晋选手”成都——去年年底,成都官宣“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已达1100万”。也就是说,我国超大城市已7个。

而其他城市,虽总人口破千万,但城区常住人口未达标。换句话说,城镇化率没有达到超大城市的门槛。比如,石家庄一共8区13县(市),大量人口分布在辖下县市。临沂更是如此,《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要达到300万。可见,这些城市距离成为真正的超大城市,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不过,这并不代表千万人口城市榜单就没有看点,研究它就没有意义。

首先,来看下有谁新入榜,有谁出了榜。

此次新入榜的城市有三个。一个是长沙,2020年常住人口达到了1004.79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300.38万人。第二个是青岛,2020年总人口达到1007.17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135.66万人。第三个是东莞,2020年总人口达到1046.66万人,成为广东省仅次于广州和深圳的第三个人口超千万城市。10年前,东莞总人口为822.02万人。

有两个跌出榜单的城市。一个是南阳,常住人口从2010年的1026.30万人,减少至971.31万人,减量超近55万人。另一个是保定(不含定州、雄安新区),2020年的常住人口为924.26万人,2010年的全市常住人口为1119.44万人。这种减少,应该有区域行政调整后采用了新的统计口径的因素。一个证据是,在河北省的七普数据通报中,保定(不含定州、雄安新区)仍被纳入了人口增加地区,其人口与六普时相比,增加了26.85万人。

其次,从此次城市人口变迁的数据,可以得到几个结论。

第一,城镇化突飞猛进。

从整体看,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2010年六普时,城镇化率为49.9%。更早的2000年,则为36.2%。20年间,不仅城镇化率保持了高位增长,而且近10年比上一个10年的“加速度”也是增长的。

第二,省内人口**现象加剧。

“千万人口俱乐部”里的中部城市,有郑州、武汉、长沙三城(合肥站上了900万+台阶)。其中郑州人口最多,达到1260万常住人口,反超同省的南阳、周口,跻身河南人口第一大市。

这几个省会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依托本省人口的**。

另外,西安2020年的人口总量达到1295.29万人,比2010年增加448.51万人,增幅达52.97%,占全省人口比重为32.77%。云南16个城市中,5个城市人口在增长,11个人口净流失。其中,昆明总人口846万,10年增长了202万。湖南14个地级市中有7个都处在人口流失的状态。2020年长沙常住人口达到了1004.79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300.38万人。省内人口向省会城市**,趋势明显。

这就使得一个省的人口优势,转化为省会的人口优势。比如郑州占本省人口的比例为12.68%,而武汉的这个数字达到21.34%。所以,即便河南人口**度并不大,但由于河南人口众多,郑州的人口总数仍然超过武汉。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省内**,还是区域**,都不是失衡。不要看到人口分布不均就说失衡,这是正常的、符合人口迁移规律的**。其实,从**的结构来看,**度还不够,非市场化的因素还抑制着**。

第三,成都已成当之无愧的西部区域中心城市。

成都的人口**效应和城市辐射能力在诸多城市中更胜一筹,影响到了西南诸省,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类城市数量不会太多,更多取决于历史、自然和地理位置。所谓“第四城”,也与这种“天赋异禀”不无关系。当然,政策与治理因素也功不可没。

关于成都的先天优势、后天努力及未来值得期待的广阔前景,澎湃评论在上一篇文章中详细阐明,这里不再赘述。(常住人口2000万+,重新想象“大成都”)

第四,武汉pk长沙,谁会胜出?

湖北省会武汉与湖南省会长沙的pk,随着长沙晋级千万人口城市榜单,也引人关注。

从人口上看,长沙2020年常住人口为1004.79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300.38万人。武汉2020年常住人口为1232.65万人,比2010年时增长了254.11万人。从存量上看,武汉更具优势。但从增量上看,长沙更胜一筹。

从规划来看,2019年,武汉提出,推动城市人口向2000万人跨越的目标。而长沙在今年年初的《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到2035年,建设常住人口1000万、建成区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目标。等于说,长沙已经率先完成了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人口目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点:长沙目前的人口增长趋势,是高于官方预期的。而武汉的目标更大、更立足长远,对照现实,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从经济规模看,武汉2020年GDP为15616.10亿元,人均GDP为12.67万元,人均GDP在中西部地区居于首位;长沙2020年GDP为12142.53亿元,人均为12.08万元,在中部地区仅次于武汉。这显示出武汉经济发展质量相对较高,且在疫情影响较大的情况表现了足够出足够的韧性,但长沙的发展后劲也不容小觑。

从其他方面看,武汉区位条件优越,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武汉不仅自身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底蕴,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互补协作也在顺利推进,承接了东南沿海大量产业转移。2017年,武汉成为继北上深之后,我国第四个被***教科文组织评选的“设计之都”。另外,武汉科教实力雄厚,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持。湖北的“强省会”发展思路也很明显,这有利于各种政策和资源进一步向武汉集中。

长沙在近些年则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比如,在艺术之都、休闲之都后,长沙开始了向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产业发力,提出打造“AI之都”。以长沙为代表的长株潭地区成为湘鄂赣三省区域内最具有发展爆发力的城市群,长沙在三市中的产业优势明显,且呈互补性发展。另外,长沙的产基础和科教实力也并不弱。加之亲民的房价、宜居的环境等因素影响,长沙这几年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从本省向周边省份扩散,这为城远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

第五,我国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口千万级别城市?

关于城市人口迁徙,有一个著名的ZIPF法则。该法则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城市人口与其城市大小排名之间,存在简单的相关关系。一个国家最大城市的人口数量是第二大城市人口数量的两倍,是第三大城市人口数量的三倍……以此类推,为第N大城市人口数量的N倍,即城市人口对数值与其秩排名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ZIPF法则还有一条补充规则,即随着国家人口规模的扩大,首位城市的人口集聚度会因国家总人口增加导致的城市数量增加而降低。简单地说,就是国家越大,人口越多,大城市的人口**度就会减少。这是因为人口变多,能够维持规模效应的城市就变多。同时,距离变大,首位城市虽然有吸引力,但毕竟离家乡太远,人们不愿意去。也就是说,对于我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更多的区域性大型城市是符合规律的,这些城市会分掉特大城市的一部分人口。

这个补充规律,可以解释我国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千万级别城市。比如,一个西宁人、**人,或者一个遵义人,可能不会选择去北上广深,而会选择去成都发展。这样,在距离家乡位置、熟悉人脉与发展机会之间,能得到一个较为均衡的选择。

责任编辑:甘琼芳


相关股票: 新城市 机器人

001299美能能源估值分析及打新申购建议

一 公司基本情况速览总股本:1.879亿 总发行量 :4690万 发行**:10.69元 募资总额:5.01亿发行市盈率:20.42倍 行业市盈率:19.12倍所属行业:燃气生产和供应 所属区域:陕西

美能能源(001299)12月6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125.28万元

截至2022年12月6日收盘,美能能源(001299)报收于27.53元,上涨2.92%,换手率39.8%,成交量18.67万手,成交额5.05亿元。12月6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12

美能能源11月8日主力资金净卖出3991.53万元

截至2022年11月8日收盘,美能能源(001299)报收于22.69元,上涨3.18%,换手率71.38%,成交量33.48万手,成交额7.75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11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99

专访美能能源董事长晏立群:紧随绿色低碳能源**大潮 捕捉清洁能源发展新商机

90年代初,****前沿的深圳还处在草莽创业的时期,那时候,深圳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晏立群就是其中之一。从外出闯荡到回乡扎根,从推销液化气灶具到推广应用天然气,从“打工人”到创业者,

美能能源(001299)7月20日股东户数2万户,较上期减少6.82%

近日美能能源披露,截至2023年7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0万户,较7月10日减少1465.0户,减幅为6.82%。户均持股数量由上期的8731.0股增加至9370.0股,户均持股市值为15.18万

美能能源股东户数下降13.59%,户均持股3.53万元

美能能源2023年3月22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3年3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27万户,较上期(2023年2月10日)减少3573户,减幅为13.59%。美能能源股东户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美能能源最新股东户数下降6.82% **趋向集中

美能能源7月24日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中披露,截至7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0020户,较上期(7月10日)减少1465户,环比降幅为6.82%。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发稿,美能能源收盘价为16.20

天然气供应商美能能源上市首日涨停,三季报业绩增收不增利

记者 | 陈慧东编辑 | 10月31日上市首日,美能能源(001299.SZ)高开后一路上涨,两次触及涨停**,于10时01分许封上涨停板。截至收盘,该股股价上涨43.97%,报15.39元/股,成交

美能能源股东户数增加59户,户均持股3.64万元

美能能源2023年7月18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3年7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15万户,较上期(2023年6月30日)增加59户,增幅为0.28%。美能能源股东户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

多主力现身**榜,美能能源换手率达67.90%(11-24)

深交所2022年11月24日交易***息显示,美能能源因属于当日换手率达到20%的证券而登上**榜。美能能源当收22.57元,涨跌幅为-1.53%,换手率67.90%,振幅10.43%,成交额7.

多主力现身**榜,美能能源换手率达47.30%(11-23)

深交所2022年11月23日交易***息显示,美能能源因属于当日换手率达到20%的证券而登上**榜。美能能源当收22.92元,涨跌幅为9.98%,换手率47.30%,振幅12.57%,成交额4.9

11月30日美能能源(001299)**榜数据:机构净买入6.49万元

沪深交易所2022年11月30日公布的交易***息显示,美能能源(001299)因日换手率达到20%的前5只证券登上**榜。此次是近5个交易日内第5次上榜。截至2022年11月30日收盘,美能能源(0

美能能源将开启申购:上半年增收不增利,预计上市时市值20亿元

10月17日,陕西美能清洁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能能源”,SZ:001299)披露发行公告,并将于2022年10月18日开启申购。本次上市,美能能源的发行价为10.69元/股,发行市盈率20.

美能能源(001299)11月15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095.05万元

截至2022年11月15日收盘,美能能源(001299)报收于20.1元,下跌1.03%,换手率21.43%,成交量10.05万手,成交额2.01亿元。11月15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2

美能能源**深交所,实力营业部现身**榜(10-31)

深交所2022年10月31日交易***息显示,美能能源因属于无**涨跌幅**的证券而登上**榜。美能能源当收15.39元,涨跌幅为43.97%,换手率7.15%,振幅23.95%,成交额5142.

陕西又一城燃公司IPO过会,美能能源“内生式增长”成效几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苗诗雨 陆肖肖 北京报道继陕天然气(002267.SZ)后,陕西第二家区域性城燃公司即将于近日上市发售。天然气资源和油气资源丰富的陕西地区,

加码新能源领域投资 美能能源拟投建集团总部暨西安智慧能源研究院

本报记者 殷高峰11月14日,美能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拟签订《美能能源总部暨西安智慧能源研究院建设项目协议书》,公司计划在西安高新区上市企业园建设美能能源总部暨西安智慧能源研究院,总

多主力现身**榜,美能能源换手率达55.10%(11-25)

深交所2022年11月25日交易***息显示,美能能源因属于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涨幅偏离值累计20%、当日换手率达到20%的证券而登上**榜。美能能源当收24.83元,涨跌幅为10.01%,换

多主力现身**榜,美能能源换手率达32.22%(05-29)

深交所2023年5月29日交易***息显示,美能能源因属于当日换手率达到20%的证券而登上**榜。美能能源当收18.72元,涨跌幅为3.43%,换手率32.22%,振幅12.43%,成交额2.73

11月7日美能能源(001299)**榜数据:机构净卖出1216.39万元

沪深交易所2022年11月7日公布的交易***息显示,美能能源(001299)因日换手率达到20%的前5只证券登上**榜。此次是近5个交易日内第3次上榜。截至2022年11月7日收盘,美能能源(001

AD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