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专题,虚拟电厂:用户侧能源转型的起点
文章来源: 民生电新 电新邓永康团队
虚拟电厂:用户侧能源转型的起点
报告摘要
■从不同视角看用户侧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电网角度:用户侧能源管理可实现就地消纳,缓解电网压力。我国电力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22年有15个省份存在电力缺口。此外,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对电网稳定性造成考验。**业用户合理配置储能可提供就地消纳能力。
企业角度:保证电力供应为首要任务,经济性提升加强配储意愿。1)企业用电刚需:**业用电需求居高不下,22年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4.8%。22年以来,多省发布限电文件,催生企业用电焦虑,而安装**业光伏配储是企业维持正常经营的重要手段。2)**业储能经济性凸显:受到“分时电价”、“电力市场化”等政策驱动,**业电价中枢持续上涨,峰谷电价持续拉大,经济性凸显。以浙江3MW/6.88MWh储能**项目为例,在峰谷电价差0.93元/KWh情况下,IRR可达16.45%,预计**业用户5年可以收回投资,具备经济性。
政策层面:输配电价监管制度持续优化,用户侧商业模式理顺。2023年5月15日,《国家发展**委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下发,《通知》中规定了输配电价监管制度,其中“准许成本+合理收益”核定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将实现有效的网售分开、售电侧竞争和需求侧响应。同时,《通知》详细规定**业用户电价的构成,容量电价与电网辅助***成本单独披露,有利于推动用户侧的商业模式发展。
■虚拟电厂:搭建电网与用户的互动平台,实现资源合理分配
虚拟电厂优势:兼具灵活性与经济性。虚拟电厂能够调动负荷侧资源,是满足尖峰负荷的重要手段,同时具有一定性价比,据国网测算,假设电力**需要满足5%峰值负荷,虚拟电厂的总投资额是火电厂的1/8-1/7。
发展现状:目前我国虚拟电厂处于初期阶段,政策持续完善市场机制。随着国内关于虚拟电厂的政策频频**,各省份试点的不断推进,目前国内多地已有虚拟电厂试点案例,虚拟电厂商业模式日趋成熟。
■投资建议:主线一:分布式能源实现用户侧就地消纳,建议关注:虚拟电厂【东方电子】【恒实科技】【安科瑞】;EPCO模式服务商【苏文电能】【泽宇智能】;分布式能源***【芯能科技】【南网能源】;新能源微电网【金智科技】。主线二:配网智能化提升消纳效率,建议关注:一、二次设备【四方股份】【思源电气】、智能终端【威胜信息】;智能电表【炬华科技】【海兴电力】。
■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供货紧张及**波动风险。
11 从不同视角看用户侧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1.1 电网角度:用户侧能源管理可实现就地消纳,缓解电网压力
1.1.1 电力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多个省份存在电力缺口
我国电力资源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平衡。我国东、中、西部呈现经济发展水平和电力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区域电力供需矛盾:我国南方经济发达,电力需求量相对较大,而北方地区电力供应相对不足,导致南北电力供需矛盾。
2)地区电力负荷不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达,电力需求量相对较大,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电力需求量相对较小,导致地区电力负荷不均。
3)电力输送能力需提升:由于电力资源的错配,东部经济活跃地区需要依赖中西部的“西电东送”工程输送电力资源。但目前我国电力输送能力相对不足,在升压及长距离输送过程中会有所损耗,造成部分浪费,导致电力供需中心之间的电力输送困难,也加剧了电力供需不均衡的问题。
2022年我国有15个省份存在电力缺口。从2022年各省份发电量和用电量的差额来看,全国有15个省份存在电力缺口,其中主要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为主。发电量盈余的地区主要是***、云南、山西、四川、新疆等地区。
1.1.2 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网稳定性面临考验
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占比逐渐提升。相比于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规模较小、输出电压功率较小且更接近用户侧,具有投资小、建设快、占地面积小等优势。截至2022年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达392GW,其中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量达158GW,占比40%。
**业光伏已经成为新增分布式光伏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式光伏按安装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业屋顶分布式光伏与户用分布式光伏。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7.41GW,同比增长59.3%;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51.1GW,同比增长74.5%;其中**业光伏新增25.86GW,同比增长236.7%,占比达到51%。
配电网的接纳能力和消纳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分布式能源、储能、电动汽车、智能用电等大量交互式设备接入,导致电网潮流方向发生改变,电压分布、谐波等影响配电网电能质量,终端无序用电将会增大净负荷峰谷差,功率波动问题更加突出,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将受到影响。
**业用户合理配置储能可提供就地消纳能力,缓解电网压力。分布式光储一体化是一种布置在用户侧的集能源生产消费为一体的能源供应方式,是现代能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式光伏配储能可在用户端构建小型微电网**,在用户遭遇限电、断电、自然灾害等电力供给异常的情况下,可开启离网状态,保障负荷需求,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就地消纳能力,减缓电网供电压力,还可以抵消安装业主的电网购买电量,节省电费,备受投资者的青睐。
1.2 企业角度:保证电力稳定供应为首要任务,经济性提升加强配储意愿
1.2.1 **业用电需求居高不下,“限电”政策引发用电焦虑
我国工业用电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需求仍占主要位置。2016-2021年我国工业用电量的复合增速为6%,保持稳定增长。从202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情况来看,第二产业用电量570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其中全国工业用电量为56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根据2022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分产业情况来看,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66%,其中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4.8%,占据主要份额。
“有序限电”政策催生**业用户对备用电源的需求。“有序用电”指通过间歇或按时供电的方式,临时减少客户用电负荷的措施。2022年以来,多省发布限电文件,在有序用电的情况下,部分地区**业企业承压,相关政策或引发**业公户更多关注。
安装**业光伏配储是企业维持正常经营的重要手段。在能源结构转型的驱动下,停产成本较高的企业就会更有意愿寻求备用电源以避免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而**业光伏配置储能有望成为国内企业实现紧急备电、维持正常经营、降低能源支出的重要手段。
1.2.2 **业电价中枢持续上涨,峰谷电价持续拉大
分时电价”、“电力市场化”政策驱动,大工业平均用电**提高。2021 年下半年全国大部分省份陆续**分时电价政策,调整峰谷电价及峰谷时段,其中以江苏、广东、浙江为例的经济发达省份率先、多次调整,峰谷价差有较大幅度的扩大,尖、峰时段也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大工业平均用电**提高。
峰谷电价差持续拉大。2022年:2022年全年16个省市超过全国最大峰谷电价差平均值(0.7元/kWh),其中广东省(珠三角五市)最大峰谷电价差平均值达1.259元/kWh。2023年3月17个地区峰谷价差超过0.7元/kWh,浙江、山东、广东(珠三角五市)位列代理电价峰谷价差前三。2023年上半年:2023年上半年共有19个地区最大峰谷价差超过0.7元/kWh,前5位分别是广东省(珠三角五市)1.352元/kWh、海南省1.099元/kWh、湖北省0.985元/kWh、浙江省0.97元/kWh、吉林省0.961元/kWh,较去年同期相比各地价差在持续拉大。
1.2.3 峰谷电价差高的地区项目具备经济性,预计5年内收回成本
目前**业储能的主要的盈利模式为自发自用+峰谷价差套利,或作为备用电源使用。配套**业储能可以利用电网峰谷差价来实现投资回报,即在用电低谷时利用低电价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放电供给**业用户,用户可以节约用电成本,同时避免了拉闸限电的风险。另一方面,**业储能可以满足用户自身内部的电力需求,实现光伏发电最大化自发自用。
**业储能经济性测算假设条件:1)项目案例:浙江3MW/6.88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假设工厂白天负荷稳定可完全消纳储能放电,且变压器容量满足储能充电需求;2)项目成本拆分:我们假设**业储能项目整体投资成本为2元/Wh,其中电池占比55%,集装箱占比15%,BMS占比7%;3)运行模式:考虑工厂休息及设备检修,储能设备每年运行330天,每天进行两次充放电。第一次在夜间谷价充电,在上午尖峰电价放电2小时;第二次在午间谷价充电2小时,在下午尖峰电机放电2小时;4)峰谷价差:参考浙江**业峰谷电价,假设尖峰电价1.22元/KWh,低谷电价0.29元/KWh,峰谷价差为0.93元/KWh。
经济性测算:根据我们测算,3MW/6.88MWh储能**项目,在峰谷电价差0.93元/KWh,一年运行660次,项目寿命期为11年的情况下,IRR可达16.45%,预计5年可以收回投资,具备经济性。
敏感性分析:未来随着峰谷电价差进一步拉大,以及储能投资成本下行,**业侧的储能经济性有望进一步凸显。根据我们测算,投资成本为2元/Wh时,当峰谷价差超过1元/KWh的时候,IRR将达到20%以上。
1.3 政策层面:多项政策催化,输配电价**完善市场机制
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发布,监管制度持续优化。
事件:5月15日,《国家发展**委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及各地输配电价表下发。
《通知》主要内容涉及:1、用户电价归并三类:用户用电**逐步归为三类(居民生活、农业生产、**业用电)。2、商业用户电价核定标准:按电压等级核定输配电价与需量电费,按用电容量:1)100千伏安及以下:执行单一制电价;2)100千伏安至315千伏安之间:可选择执行单一制或两部制电价;3)315千伏安及以上:执行两部制电价,现执行单一制电价的用户可选择执行单一制电价或两部制电价。3、明确**业用户电价构成:由上网电价、上网环节线损费用、输配电价、**运行费用(包括辅助***用、抽水蓄能容量电费等)、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
输配电价监管制度持续优化,用户侧商业模式理顺。《通知》规定了输配电价监管制度,“准许成本+合理收益”核定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将实现有效的网售分开、售电侧竞争和需求侧响应。同时,《通知》详细规定**业用户电价的构成,容量电价与电网辅助***成本单独披露,有利于推动用户侧的商业模式发展。
多项政策推动辅助服务市场发展,**业储能盈利模式逐渐明确。2022年7月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在南方区域落地,有助于明确辅助服务市场的品种并完善补偿机制。《2023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也提出加快推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包括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专项工作机制、电力辅助****办法等。未来辅助服务将成为电力市场交易品种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储能可以通过在电力市场上提供辅助服务作为新的盈利渠道。
22虚拟电厂:搭建电网与用户的互动平台,实现资源合理分配
2.1 虚拟电厂优势:兼具灵活性与经济性
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的定义: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可控负荷、微网、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能源资源的聚合和协调协同优化,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虚拟电厂具有与电厂类似的功能,但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厂房,故称“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能够调动负荷侧资源,兼具灵活性与经济性,是满足尖峰负荷的重要手段。新型电力**中,由于风电光伏的发电高峰与用户用电高峰不匹配,新能源发电容易对电网造成巨大的冲击。虚拟电厂是电网调峰调频的有效途径,是满足尖峰负荷的重要手段,随着用电负荷特性持续恶化,电网负荷尖峰短而高。据中商情报网预测,至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最大负荷将达16.3亿千瓦,到2030年最大负荷达18.9亿千瓦。
虚拟电厂能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投资成本。据国家电网测算,假设电力**需要满足5%峰值负荷,在投资火电厂的情形下,需要投资4000亿元才能实现;而通过虚拟电厂削峰填谷的情形下,只需要500-600亿元,总投资额是火电厂的1/8-1/7,具有较高性价比。
2.2 发展现状: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政策持续完善市场机制
目前我国虚拟电厂处于初期阶段。随着国内关于虚拟电厂的政策频频**,各省份试点的不断推进,虚拟电厂商业模式日趋成熟。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重点推进虚拟电场景的智能化、数字化试点工作。
国内多地已有虚拟电厂试点案例。自“十三五”开始,我国已在广东、浙江、安徽、上海、河北等省份建立多个虚拟电厂试点项目。“十四五”期间,虚拟电厂建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虚拟电厂产业链包括:上游基础资源、中游虚拟电厂运营、下游电力需求方。上游基础资源由可控负荷、分布式能源与储能构成;中游是提供运营服务与技术支持的虚拟电厂运营平台;下游则由电力公司、售电公司、工业企业、商业用户等电力需求方构成。
3投资建议
3.1 行业投资建议
智能化、数字化为新型电力**发展的必由之路,虚拟电厂包括虚拟电厂运营、电力需求方等,上游基础资源由可控负荷、分布式能源与储能构成;中游是提供运营服务与技术支持的虚拟电厂运营平台;下游则由电力公司、售电公司、工业企业、商业用户等电力需求方构成,建议关注两条投资主线:
主线一:分布式能源实现用户侧就地消纳。建议关注:虚拟电厂【东方电子】【恒实科技】【安科瑞】;EPCO模式服务商【苏文电能】【泽宇智能】;分布式能源***【芯能科技】【南网能源】;新能源微电网【金智科技】。
主线二:配网智能化提升消纳效率。建议关注:一、二次设备【四方股份】【思源电气】、智能终端【威胜信息】;智能电表【炬华科技】【海兴电力】。
3.2 覆盖公司
海兴电力(603556.SH):国内外电力解决方案提供商,新能源开启新征程
公司背景:公司始创于1992年,聚焦于能源转型,为全球电力客户提供智能产品和配用电解决方案,向居民、**业及公用事业机构提供户用储能、**业储能、微电网、分布式水处理及售水管理等整体解决方案,助力清洁能源的普及。目前,公司产品已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46个,是业内海外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最广、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智能配用电:海内外双轮驱动,市场前景广阔。1)市场空间:海外方面,据market sand markets报告分析,2021年全球智能电网规模约为431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034亿美元,海外智能电网数字化建设与改造,整体存在较大需求。国内方面,“十四五”期间,国网和南网的计划投资近3万亿元,年均5800亿元。2)公司布局: 海外方面,2022年公司的智能用电产品在巴西市场占有率保持排名第一,在印尼实现首次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在欧洲市场中标金额创历史新高,实现海外市场收入 18.45 亿元,同比增长 13.40%,已成为行业内最优秀的数字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国内方面,公司新型配网产品在全国 30个省市、自治区持续中标,同时公司具备完整的物联网系列产品并已实现物联网表中标。
新能源:构建新能源全球渠道,具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公司顺应全球新能源发展趋势,继续加快提升新能源产品**集成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构建新能源全球渠道,已逐步形成,产品-营销-交付,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在国内市场,公司以光储充整体解决方案和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为新能源业务的切入点,立足浙江、江苏、广东以及海南四个基地,启动并开拓国内**业新能源用户侧市场。
海兴电力业务拆分:
1) 智能配用电: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报告,2021年全球智能电网规模约为431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034亿美元,CAGR为19%。其中海外拉美及非洲大多数国家仍处于智能电网改造大规模投资建设期,对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对应智能配用电解决方案和产品需求显著增加。国内方面,“十四五”期间,国网和南网的计划投资近3万亿元,年均5800亿元。我们预计公司智能用电产品23-25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0%/21%/23%,智能配电产品23-25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5%/15%/15%。
2) 新能源:全球光伏市场高速发展,2022 年全球GW级光伏市场达到26个,新增5个GW级市场,其中印度、越南、沙特、巴西等市场拥有大量在建项目,这些国家地区在未来三年内将迎来集中并网的高峰。公司目前已构建新能源全球渠道,形成产品-营销-交付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我们预计公司新能源业务23-25年收入增速分别为40%/40%/40%。
投资建议:公司定位全球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具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受益全球智能电网规模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39.64、47.84、58.6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9.8%、20.7%、2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2、10.31、11.7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9.3%、30.1%、13.5%,以6月9日收盘价作为基准,对应2023-2025年PE为14X、11X、10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建设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芯能科技(603105.SH):分布式能源***,具备强劲屋顶资源开发能力
公司背景:公司成立于2008年,聚焦自持分布式电站业务,紧跟产品技术发展,围绕主业拓展分布式新应用领域。目前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及服务(开发+EPC+运维)、储能技术及产品研发应用、智慧电动汽车充电站投资与运营、光伏产品生产销售等。
光伏发电业务量&利齐升,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公司实现光伏发电业务收入 5.29亿元,同比增加29.72%;毛利率达65.54%,同比提升5.32pcts。业绩增长驱动力主要系:1)大工业电价同比上调增厚利润。受“分时电价”、“电力市场化”政策驱动,自 2021 年下半年至今,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陆续上调大工业电价,其中公司自持电站广泛分布及重点开发的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等诸多东中部经济发达省份电价上调尤为明显。在公司“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下,发电业务利润进一步增厚。2)自持电站规模持续扩大,光伏发电量稳步增加。公司自持电站规模持续扩大,光伏发电业务体量实现稳步增长。22年自持电站实现光伏发电量约 67,531万度,较上年同期增加10,983万度。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商业模式优势明显。分布式光伏按消纳模式可分为“全额上网”与“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两种模式,公司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皆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电费收入=屋顶资源业主自用电量×大工业电价×折扣+余电上网电量×脱硫煤标杆电价)。该模式“自用”部分的电费结算**参照大工业电价与屋顶资源业主(用电主)结算,与大工业电价同步变动,故综合度电收入远高于“全额上网”电站,投资回报率更可观。
深度挖掘分布式资源,拓展**储打开新增长点。公司的电站建成后所发电量“自用”部分电费向屋顶资源业主持续收取20年,具有极强的客户黏性,为后续拓展充电桩、**业储能等分布式新应用提供业务空间,实现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公司前期已实施的多个“网荷光储充智能微网”示范项目,通过项目储备了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实施经验,后续随着**业储能产业链逐渐成熟,收益模式进一步明确,公司将有望凭借分布式资源优势实现快速扩张。
芯能科技业务拆分:
22年业务结构收入占比:光伏发电(81%)+光伏产品(12%)+开发建设(4%)+充电桩(1%)+其他业务(1%)。其中光伏产品、开发建设主要以配套光伏发电业务为主。
光伏发电业务:受益于大工业电价同比上调以及公司自持电站规模持续扩大、光伏发电量稳步增加,同时,在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背景下,EPC及运维服务业务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公司光伏发电业务稳定增长。根据公司转债问询函回复,未来三年公司计划以分布式光伏并网装机容量不低于15%的年化增长率持续扩大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投入,我们预计公司光伏发电业务23-25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7%/18%/20%。
投资建议:受益于分布式能源发展大趋势背景,公司商业模式优势明显,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7.94、9.22、10.9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2%、16%、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9、3.42、4.1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5.5%、22.7%、22.3%,以6月9日收盘价作为基准,对应2023-2025年PE为29X、24X、19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下跌风险,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4 风险提示
1)电网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电网计划投资额和实际完成额之间可能存在差异,电网投资实际完成额不及预期可能影响相关公司的经营水平,对盈利能力造成**影响。2)原材料供货紧张及**波动风险:部分原材料面临供给不足、**上涨风险。
一 公司基本情况速览总股本:1.879亿 总发行量 :4690万 发行**:10.69元 募资总额:5.01亿发行市盈率:20.42倍 行业市盈率:19.12倍所属行业:燃气生产和供应 所属区域:陕西
美能能源(001299)12月6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125.28万元
截至2022年12月6日收盘,美能能源(001299)报收于27.53元,上涨2.92%,换手率39.8%,成交量18.67万手,成交额5.05亿元。12月6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12
截至2022年11月8日收盘,美能能源(001299)报收于22.69元,上涨3.18%,换手率71.38%,成交量33.48万手,成交额7.75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11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99
专访美能能源董事长晏立群:紧随绿色低碳能源**大潮 捕捉清洁能源发展新商机
90年代初,****前沿的深圳还处在草莽创业的时期,那时候,深圳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晏立群就是其中之一。从外出闯荡到回乡扎根,从推销液化气灶具到推广应用天然气,从“打工人”到创业者,
美能能源(001299)7月20日股东户数2万户,较上期减少6.82%
近日美能能源披露,截至2023年7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0万户,较7月10日减少1465.0户,减幅为6.82%。户均持股数量由上期的8731.0股增加至9370.0股,户均持股市值为15.18万
美能能源2023年3月22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3年3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27万户,较上期(2023年2月10日)减少3573户,减幅为13.59%。美能能源股东户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美能能源7月24日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中披露,截至7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0020户,较上期(7月10日)减少1465户,环比降幅为6.82%。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发稿,美能能源收盘价为16.20
记者 | 陈慧东编辑 | 10月31日上市首日,美能能源(001299.SZ)高开后一路上涨,两次触及涨停**,于10时01分许封上涨停板。截至收盘,该股股价上涨43.97%,报15.39元/股,成交
美能能源2023年7月18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3年7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15万户,较上期(2023年6月30日)增加59户,增幅为0.28%。美能能源股东户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
多主力现身**榜,美能能源换手率达67.90%(11-24)
深交所2022年11月24日交易***息显示,美能能源因属于当日换手率达到20%的证券而登上**榜。美能能源当收22.57元,涨跌幅为-1.53%,换手率67.90%,振幅10.43%,成交额7.
多主力现身**榜,美能能源换手率达47.30%(11-23)
深交所2022年11月23日交易***息显示,美能能源因属于当日换手率达到20%的证券而登上**榜。美能能源当收22.92元,涨跌幅为9.98%,换手率47.30%,振幅12.57%,成交额4.9
11月30日美能能源(001299)**榜数据:机构净买入6.49万元
沪深交易所2022年11月30日公布的交易***息显示,美能能源(001299)因日换手率达到20%的前5只证券登上**榜。此次是近5个交易日内第5次上榜。截至2022年11月30日收盘,美能能源(0
美能能源将开启申购:上半年增收不增利,预计上市时市值20亿元
10月17日,陕西美能清洁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能能源”,SZ:001299)披露发行公告,并将于2022年10月18日开启申购。本次上市,美能能源的发行价为10.69元/股,发行市盈率20.
美能能源(001299)11月15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095.05万元
截至2022年11月15日收盘,美能能源(001299)报收于20.1元,下跌1.03%,换手率21.43%,成交量10.05万手,成交额2.01亿元。11月15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2
深交所2022年10月31日交易***息显示,美能能源因属于无**涨跌幅**的证券而登上**榜。美能能源当收15.39元,涨跌幅为43.97%,换手率7.15%,振幅23.95%,成交额5142.
陕西又一城燃公司IPO过会,美能能源“内生式增长”成效几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苗诗雨 陆肖肖 北京报道继陕天然气(002267.SZ)后,陕西第二家区域性城燃公司即将于近日上市发售。天然气资源和油气资源丰富的陕西地区,
加码新能源领域投资 美能能源拟投建集团总部暨西安智慧能源研究院
本报记者 殷高峰11月14日,美能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拟签订《美能能源总部暨西安智慧能源研究院建设项目协议书》,公司计划在西安高新区上市企业园建设美能能源总部暨西安智慧能源研究院,总
多主力现身**榜,美能能源换手率达55.10%(11-25)
深交所2022年11月25日交易***息显示,美能能源因属于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涨幅偏离值累计20%、当日换手率达到20%的证券而登上**榜。美能能源当收24.83元,涨跌幅为10.01%,换
多主力现身**榜,美能能源换手率达32.22%(05-29)
深交所2023年5月29日交易***息显示,美能能源因属于当日换手率达到20%的证券而登上**榜。美能能源当收18.72元,涨跌幅为3.43%,换手率32.22%,振幅12.43%,成交额2.73
11月7日美能能源(001299)**榜数据:机构净卖出1216.39万元
沪深交易所2022年11月7日公布的交易***息显示,美能能源(001299)因日换手率达到20%的前5只证券登上**榜。此次是近5个交易日内第3次上榜。截至2022年11月7日收盘,美能能源(001